國和一號硬核防疫,推動項目穩定復工復產
- 2022-03-23
- 黨群工作部編輯 原創
- 112
陽春三月,本該春風送暖,春意盎然,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威海,一時間國和一號示范工程防疫形勢陡然嚴峻。20多家承包商、數百個密集人員居住區、300多輛通勤大巴車、數千人散居,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群體,如何能夠迅速行動、嚴密防范?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早在2020年疫情爆發時,國和一號示范工程就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日常疫情防控的應急體系,把用于及時有效應對處置有可能發生的核事故的完整應急系統進行完美復刻,形成了工作機制高效、應對措施嚴密、應急響應快速的疫情防控機制。
3月8日,國核示范黨委緊急組織召開針對本輪疫情的第3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分析研判當前形式,當即決定啟動疫情Ⅲ級應急響應,全面打響國和一號示范工程疫情防控阻擊戰。隨后,安全質量、后勤保衛、施工應對、外聯等十個疫情防控專項小組聞令而動,參照核應急分級管理方案,形成快速傳達落實、快速管控處置、快速信息報送、快速協調資源的“四快”應急響應流程。在隨后的14天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織召開12次會議,統一指揮,步調一致,研判形勢,制定對策,讓全項目每一位建設者有了主心骨,把心落下來。
“簽到率100%”,這是每天上午9點前全項目在冊15000余人通過國核示范開發的小程序“防疫打卡”的數據統計結果,以此作為統籌駕馭、精準分析的信息參考,從中可見該項目對人員管理的掌控度和統一性。
多輪全員核酸檢測、大小“綠區”封閉管理、潛在風險人員網格化管控……,每一個可能會有傳染風險的場景,都制定了細致、可操作的應對措施,全過程做好應急準備,隨時處理突發疫情情況,做到風險可控在控。
及時升版《疫情防控期間示范工程綠區管理細則》,在最新的F版方案中,示范項目將“準軍事化”封閉式管理、滿足“兩點一線”復工要求的居住地稱為“綠區”,因與外界隔離、相對安全而得名。在“綠區”內居住的人員必須遵守防疫規定并接受監督,比如,未經審批的人和車無法出入門崗,這是“排除一切風險”賦予保衛人員守住門、盯住人的職責。
核級防疫,自我加碼,層層落實,不留死角,不只是國和一號示范工程順利推進的有效保證,更是對全項目15000余名建設者的生命安全負責。事實證明,疫情防控核級應急體系經受住了考驗,全項目持續保持“零感染”“零確診”,各項工作均處于受控狀態。
啟動應急響應的第7天,在對新一輪檢測結果全部陰性、防疫形勢向好的研判下,國核示范制定了嚴格的最小作業單元疫情防控專項方案,并協調榮成市政府,獲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為示范工程爭取到榮成市首個復工復產綠色通道。
3月15日,首批1032名施工及管理人員進入現場,3月17日,第二批5486人獲批返崗復工,隨后,第三批2027人,第四批1931人,第五批250人,不到一個周的時間,實現萬人有序復工復產。
機遇與風險并存,“首個復工復產的企業”,是信任,更是責任,猶如空中走鋼絲,不能有任何閃失,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人員狀態監測、工作場所消殺、車輛路線報備、現場安全檢查、個人防護宣傳……關鍵時期,每一項工作都不容馬虎。3月17日對中核二四小綠區進行驗收,3月19日對中核二三兩點一線管理情況進行檢查,3月21日對江蘇三綠區進行檢查……緊要關頭,每一項檢查都務必細致。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做好防疫工作,才能保障重大專項的順利推進。
上下同心者勝,眾志成城者贏。我們相信,全項目建設者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奪取戰“疫”的勝利!